达到种养大户条件
达到种养大户条件,户宅条件符合山区村镇居民的养殖要求,政府相关部门下达种养申请或补贴内容。县国土、农业、工商等部门会同部门,以工程招标、家庭承包等方式对项目户实施包底价、竞建、定单等形式,一方面鼓励群众按照“谁申报、谁发放、谁支付”的原则,强化资金筹措;另一方面不断引导和扶持村级农民在内种养专业大户,全县已有42家家庭承包性经营农户被国家确认为三级种养专业户,今年上半年,县财政共安排发放现金100多万元,并将6个村的共同购买种养500亩、粮食作物300亩,扶持130户全村种植100亩、粮食作物300亩,为农民种养增收提供了保障。
种养增收渠道探索。充分利用现有耕地和水库塘水面,优先支持农民规模经营,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、农户加入到合作社等专业大户中来发展种养,并坚持增加对社员数量和专人负责,发挥社员之乡、专人保护、龙头带动作用,对有经营能力的农村合作社实行“龙头带动+专业合作社+农户”的模式,以合作社带动乡村游的有机模式,打造“公司+农户”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,带动农民增收致富。
种子良法配套。该项目重点推广河池芡实高产栽培技术和水旱轮作,采用科学的种业、良法、良法配套技术,着力提升优良品种,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。该项目的实施,促进我省农业绿色发展,推进现代种业发展。
指导合作社规范提升。对企业、合作社、农户、家庭农场的种业发展规范进行指导,推广“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的方式,加快提升带动农户经济、技术、销售等方面的“闯”力。并在全市组织部分示范户和农户开展观摩活动,达到齐头并进、质量好、效益高的目的。
创新技术模式。注重产业基地、专业合作社、家庭农场的示范区,鼓励相关专业大户、家庭农场、农业企业加大发展机制创新,拓宽增收途径。积极争取市、县各级人民政府涉农部门支持,培育壮大一批示范主体,加快培育一批示范基地,发展乡村种养大户,推进农机农资生产经营向专业化、标准化、现代化方向发展。坚持生产、服务、回收三结合,形成了统一的利益分配机制,以农业小微企业和合作社为依托,采用“出租、入股、联营、代销”的形式,通过建立基地、合同、流转、托管、专业化服务、信贷支持等多种方式,带动农民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