苍溪县稻田生态综合种养技术规程
苍溪县稻田生态综合种养技术规程
1、土壤选择
稻田生态种养要选择土质疏松、肥力较高、地势较高、水源充足、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的田块,每亩稻田至少要施5立方米厩肥或厩肥,在此基础上,每亩还要配施50公斤尿素作底肥,最好在阴雨天进行施肥。
2、培育壮苗
培育壮苗是种植好稻田的关键措施之一,要严格选择壮苗,按照行距25-30厘米、株距20-25厘米定苗,一般每亩稻田可培育壮苗5-6万株。
3、浅水共育
稻田生态种养技术关键点是培育好稻田生态种养技术,在提高稻田水体容量的同时,还能利用田边的水沟、埂等进行合理利用。
4、田间管理
(1)施足底肥
水稻种植前20天左右,每亩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1000-1500公斤、复合肥15-20公斤、钙镁磷肥50公斤、碳铵20公斤,或者绿肥适时翻压埋入田内。
(2)水层管理
前期应按要求保持水位80-100厘米,中期秧苗返青期水位保持在30-40厘米,中期秧苗长至2叶1心时,水位保持在30-40厘米。
(3)苗种管理
1分蘖期管理:插秧后10-15天,当秧苗出现4-5片叶时,开始用分蘖肥按规定的用量施用,施尿素10-15公斤、氯化钾5公斤,以促进秧苗健壮生长,7天后停止追肥,根据秧苗情况及时插秧。
2成秧期管理:中期秧苗长至3叶1心时,根据秧苗生长情况,施尿素10-15公斤、氯化钾5公斤,以促进秧苗健壮生长,9-10天后停止施肥,根据秧苗生长情况及时插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