亳州茯苓栽培技术培训中心(松茯苓栽培技术)
亳州茯苓栽培技术培训中心,是山东省养殖业规模最大、种植面积最大的茯苓基地。
为了培训开展,培训中心选定了集中展示茯苓种植的地点,并采取现场教学、现场指导、技术人员服务等多种形式,向生产者和经营者宣传茯苓种植的科学知识,进一步提升茯苓的栽培技术。
培训开展前,按照预定的密度,分别点播在各个作物的苗床上,让种子均匀分布。在播种后,如遇暴雨,应当及时排涝,以免茯苓在生长过程中,出现烂芽、烂根现象。
为了提高茯苓的种植技术,应该采取膜下滴灌技术。利用膜下滴灌设备滴灌,先用长为60厘米的纱网将膜下滴灌管口封严,然后再将滴灌管插入管内,滴灌面积约为每亩20平方米。
茯苓种植技术
茯苓的适应性较强,喜凉爽、湿润、腐殖质丰富的低海拔缺氧、中性或微酸性土壤,且根系不耐水浸。
茯苓的种植要点
1、选地:茯苓适应性较强,对土壤的要求不高,但以土层深厚、肥沃的微酸性砂壤土或砂砾壤土为宜。
2、选种:茯苓栽培要根据当地的气候、土壤、市场等方面综合考虑,选取高产、优质、抗病、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,如江西省抚州茯苓、福建省永泰县的华盖茯苓、湖南张家界的桃形茯苓等。
3、选地整地:茯苓选地后,先犁地灭茬,整平,亩施腐熟厩肥3000~4000公斤,磷肥50公斤,碳铵20公斤作基肥,然后耕翻细耙,整平,作畦,畦宽1~1.2米。
4、栽培管理:茯苓栽培期间如遇干旱,要浇水灌溉,保持土壤湿润,以利发芽出土,但不宜多浇水,否则会烂种、烂苗。